其次想要的模型,模型人設左為JIM APARO,右為JOE KUBERT。很奇怪,我反而對DC兩大王牌設定的模型人偶一點都不感興趣。
編輯:Dan Didio
封面:Frank Miller
年份:2007
出版:DC Comics
書價:$22.99美金
頁數:272pages
整個看完後,確定第三集質感明顯比第二集來得高,只是,若有意收藏,跳過第二集也怪怪的,何況第二集還有幾篇相當優秀的作品,所以,就是這樣啦,想購買的請自行判斷了。
【Untitled】
編劇:Ann Nocenti
繪者:John Bolton
提字:Jack Morelli
噗,翻第二遍、想了好一陣子才恍然大悟編劇在玩什麼把戲。XDrz
一開始便窮緊張地看見Batman和Catwoman被吊起來綁在懸樑上,兩人像是在進行逃脫研究計劃,但又覺得對白好像那裡怪怪的,之後聽到聲響,兩人要彼此閉嘴別作聲。接著進來一個喃喃自語的胖子,看樣子他打算拍賣Batman和Catwoman--但等等、居然只要區區幾十塊就可以買到他們Q口Q?!還真的有人上門購買!客人走了之後,胖子繼續講話像跳針,緊接著他點了煙,不幸的是--Batman和Catwoman立刻炸毀在胖子眼前,胖子氣的痛罵自己幹嘛老是白痴地忘記身處於充滿氫氣的小房間裡。
哇哈哈哈,劇情很白痴,但挺有意思的。結果最開頭那段對話確實是Batman和Catwoman在交談,他們只是來刺探這胖子到底在搞什麼鬼而已。
另外,畫風挺有味道的!
【Sunrise】
編劇:Alex Garland
繪者、提字:Sean Phillips
故事不算挺優,倒是那種將人到晚年厭世、為了看日出、上頂樓巧逢受傷的Batman、倆人交淺言深的劇情神韻掌握得剛剛好。
【Neighborhood】
編劇:Robert Rodi
繪者:Jon Proctor and John floyd
提字:Janice Ciang
原創性不高,但不管看幾回都覺得這類劇情很妙。
某人率先登場,以非常神經質的獨白方式,控訴Batman以鄰居做為偽裝身份,玩弄監控著他、長達一年,令他喘不過氣來,他也曾試著調整作息時間,以便錯開撞見該鄰居,豈知仍舊和他頻頻巧遇,惡夢成了壓垮理智的最後一根稻草,他認為唯有先下手為強才能鏟除心頭大患,而潛入鄰居家中殺害他認為是Batman的男子,只是他的動手終於讓惡夢成真,Batman真的出現在他面前,結果也只有讀者才知道Batman為何會適時現身於兇案現場……
畫風看似拙劣,卻意外的與這類劇情印象非常Match!
【I'll be Watching】
編劇:ED Brubaker
繪者:Ryan Sook
提字:Ken Lopez
我滿喜歡本篇故事,比起出發點相似、表現卻過於狹隘的【Cornered】,這一篇劇情在傳達上就頗有見地。(【Cornered】劇情提要:街頭喋血事件引來Batman現身,老漢認為若年輕人皆認為Batman只是一則都市傳說,將無法給予嚇阻作用)
創作者以為非作歹卻又不至於冷血的普通壞蛋做為主角,主角原本也認為Batman只是一則虛構的都市傳說,但這位都市傳說人物卻現身於銀行劫匪面前,嚇得屁滾尿流的他向Batman懇求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Batman也確實在警察到達前放走了他,同時附加了口頭警告。
兩年來,他老老實實、戰戰兢兢地謹守住做人份際,曾經,他害怕每一個搖曳的陰影、黑暗的角落,直到一段時間過後,它開始成為知道自己沒有搞砸的慰藉,陰影不再令他害怕,Batman改變了他看世界的態度,讓他能更誠實的面對自我,而他也自嘲,儘管他老是感覺到Batman仍舊看顧著他,但或許Batman早已不認得他這個三流人物。
但事實上,Batman確實依舊看顧著他(呼呼呼~),而本篇的Batman被漫畫家畫得好可愛喲,頭偏一邊的姿態好想讓人用手指頭戳他一戳。XDDD
【Gargoyles of Gotham】
編劇、繪者:Dean Motter
提字:Willie Schubert
Gargoyles俗稱為滴水嘴獸,它是西洋建築物特有的承靈口(具有排水作用的雕像),最初英雄人物站立於Gargoyles之上、靜靜守護城市的此項傳統,其實是由Batman所開啟,所以儘管時常看見它隨著Batman出現於單幅插畫上,但因為已經習慣將它當成背景,倒是沒想過會有漫畫家將它拉到幕前當成劇情重心。
Bruce Wayne出席建築物屋簷裝飾文化展場上,對於每一幀照片上的Gargoyle與每一尊實物座落於何處、其實他比在場的文物與建築學家更加瞭若指掌,甚至不斷回憶起每次出擊、每場任務,Gargoyle所給予的種種協助。
畫風,還真是給它有夠醜的。(竄逃ing)
【Snap】
編劇:John Ostrander
繪者:Philip Bond
提字:John Costanza
第一頁就出現斗大的新聞標題--「THE-BAT-MAN!! 惡作劇抑或者是Gotham惡夢?」依舊是篇將Batman當成都市傳說的單元故事,但、等等,那個幅標又是怎麼回事啊--「JSA下落不明--被外星人綁架?」拷,這笑點真是聳又有力!XD(噴茶)
劇情描述某個新聞記者纏著Gotham刑警探長Jim,欲以賄賂方式由Jim口中詢問出是否真有Batman此人,Jim則將他攆出警局,窮途末路的二流記者只好僱請小混混偽裝犯罪以吸引Batman的注意,但卻被Batman識破,眼看新聞被跟蹤他的沒品新進記者給奪走,一氣之下活活打死了對方。
最終二流記者用另一種方式證明Batman確實存在於Gotham City。
【The Best of Gotham】
編劇、繪者:Jill Thompson
提字:Todd Klein
靠,小說耶,已經超出我的能力範圍T口T,有時間再來慢慢研究好了。(癱地板)
【Sidkkick】
編劇:Kimo Temperance
繪者:Nathan Fox
提字:Clem Robins
出任務的Batman不過是離開蝙蝠車一會兒而已,回來便看見有人硬是塞個Robin寶寶要給他當未來助手,本來應該先將寶寶送至安全地點再繼續完成任務,無奈卻被歹徒察覺他的行蹤,Batman只好帶著寶寶直搗黃龍、破壞兵工廠。
結果被遺棄的Robin寶寶只是個不喜歡弟弟的死孩子想出來的鬼主意而已。=v=
蝙蝠奶爸、蝙蝠奶爸、蝙蝠奶爸!畫風Q、對白超少、劇情簡單易懂,非常可愛的一篇故事。XD
【Urban Renswal】
編劇:Will Pefifer
繪者:Brent Anderson
提字:Nick J. Napolitand
主角是個想要為Gotham特色建築做一本刊物合輯卻處處碰壁的作家,在聽聞人們普遍主張酷炫摩天大樓應該取代過氣建築物以跟上世界潮流腳步、而極度沮喪之時,Wanye企業的認同來信、與希望看到更進一步的企劃書內容,對他就像一場及時雨般,讓他不再垂頭喪氣。
編劇以懷舊建築物做為引子,藉此緬懷過去美好單純的年代。
Batman與蝙蝠車僅出現在最後一頁,被畫的非常帥氣喲!(轉圈圈)
【Riddle Me This】
編劇:Judd Winick
繪者:Whilce Portacio and Sal Regla
提字:John costanza
編劇手法與繪畫線條都很有特色的一篇故事,創作者用Riddler/謎語人做為主角,不斷地以一問一答的美式謎語來搭配張力極強的對峙場面,並帶領讀者逐漸透析Riddler此人--聰明也極度混亂的躁鬱靈魂。
我無法深刻體會美式謎語的奧妙之處啦,看來有滿多是以人生哲理為出發點,只是一碰上拐彎抹角玩文字遊戲的東西時,我這顆只剩腦渣的腦袋瓜子就會無故自動當機(挖鼻孔)。話又說回來了,有些美式謎語還真夠腦殘的!(翻白眼)
【The Mob is Dead, Long Live the Mob】
編劇、繪者:Eric Cherry
提字:Clem Robins
太多黑話,劇情很難理解="=,看起來像是Batman向黑手黨宣戰,言談之間識破他們的詭計與狡辯,一舉逮捕參與犯罪計劃的所有份子。因為無法整個理解該內容,故事說不上好看或不好看,所以,這篇純粹欣賞畫風啦!╮(゜∀゜)╭(←笨蛋一個)
【Fear is the Key】
編劇:Geoff Johns
繪者:Tommy Castillo and Rodney Ramos
提字:Clem Robins
啊啊啊,我喜歡笨笨呆呆會用最蠢的方式栽在Batman手上的Scarecrow/稻草人,但不喜歡一個因為沉迷熱愛死亡、活埋、跳樓、火場、孤獨所引發的恐懼感,而非得將它當成愛情成份散播給全世界分享,之後再因為玩多看多、心靈麻木、又怪罪這世界帶給他太多挫折感的神經病啦!!T口T
然後,DC不愧為DC,果然配對玩的最兇的還是DC官方,這篇擺明了是「被虐待狂稻草人之愛的宣言」嘛!(翻白肚)
【The Gasworks】
編劇:Mike Mignola and troy Nixey
繪者:Troy Nixey
提字:Bill Oakley
上色:Dave Stewart
喔喔喔,這篇很棒,畫風與劇情都是上乘之作,也是「Black and White」至今唯一一篇以兩色下去套印的作品。
劇情一下子就切入重點,描述Batman跟隨某犯罪集團來到廢棄的煤氣工廠,他不知道對方早已準備好藥效極強的迷幻劑等著他上門,它須事先將化學藥劑打入人體內,再劃破對方喉嚨,屍血便會化成危害性極強的迷幻劑,也因此Batman不疑有它的觸碰血水、以便確認死亡時間,犯罪集團成員原本打算趁著Batman陷入幻覺裡,慢慢將Batman折磨致死,但其中一人的防毒面具卻在不經意之中被Batman撥掉而亂了陣腳。
蹬啦~「Black and White」暫時介紹到此,再看DC還有無意願出版第四集,到時繼續來爆劇情雷(自毆)。
HomeAny sourc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